第三百一十九章:第五集:大山儿女!
喜欢吃脆桃子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三百一十九章:第五集:大山儿女!,我的纪录片真的不想要高收视!,喜欢吃脆桃子,飞卢小说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地壳的抬升运动造就了藏地高原,最激烈的部分形成了山脉,这些山脉构筑了世界的屋脊,也带来了阶梯状的落差。
雪山、荒原与峡谷同在,人类活动因而丰富,人们把山视作神的居所,也把山当成自己的家。
特殊的地理结构也形成了这里特殊的文化种类。
因为紫外线而粗糙的皮肤,也阻挡不了大山儿女那远比城市人还要纯洁的眼神。
信仰在这里有了颜色。
红尘到显得细致入微了。
山坡上土砖建成的绒布寺在风中矗立着。
经幡在风中呼呼作响。
年过半百的桑结整背靠墙壁面向太阳诵经。
他独自守护这座寺庙已经二十多年了。
......
胡庄一愣。
独自守护一座寺庙二十多年?
现代社会真的有这样把信仰摆在人生之上的人吗?
从小生活在国外,向往自由的胡庄不理解。
......
在寺外念完经,桑结回到寺庙内,顺着楼梯往下来到一处洞穴。
暖黄的烛火照亮了洞穴。
待在洞穴里面,他彷佛能够感受到佛学大师的存在。
这个洞穴也是他真正守护的东西。
洞穴内一盏盏油灯被点亮,照亮了桑结的面孔,也映衬出洞穴的普通。
传说中五位吉祥长寿的神女就住在寺庙后面,喜马拉雅群山之中。
群山之首被称为珠穆拉玛,是藏语第三神女的意思,海拔8844米。
它的周围矗立着四十多座海拔超过7000米的山。
这里是冰雪的故乡,蓝星的至高点。
作为世界第一高峰,一直以来都不断有人攀登,至今已有4000多人成功登顶。
但是对桑结来说。
珠峰是伸的居所。
出家前,桑结已有孩子。
它的三个儿子都在登山队,二儿子已经登顶珠峰7次。
小儿子扎西,在登山队做厨师,他经常去看望独自修行的父亲。
“(藏语)这边不用你担心,爸爸那边有需要联系我们。”
妈妈叮嘱着小儿子。
一路远行,小儿子攀上台阶来到了绒布寺。
把准备好的东西拿出来给父亲。
做完这些,小儿子还帮着父亲搬水。
“(藏语)我一直想去攀登珠峰,我听哥哥说站在山顶看世界,会感觉很小,如果我登上了山顶看世界,我会很兴奋。”
小儿子和父亲坐在绒布寺的广场上看着不远处庞大的珠峰。
望向珠峰,眼神中有种异样的神采。
而父亲在一旁默默的听着,但眼神中的鼓励透过屏幕胡庄都能够感受的到。
镜头从后往前拍。
一道是红色的僧侣服,一道是普通的衣服。
但是两人共同面对的是世界第一的雄伟山峰。
......
这种画面感让胡庄有些触动。
一下子坐直了身体。
开始仔细看着电视里面的画面。
......
小儿子走了,桑结任然独自守护者寺庙。
为每一个勇于攀登珠峰的人祈福。
桑结是距离珠峰最近的居民。
“(藏语)我认为每一个敢于攀登珠峰的人都是很勇敢的,我能够做的就是为他们默默祈福。”
桑结一边点着蜡烛一边祈祷。
画面一转, 一条狭长的山谷出现在镜头里面。
长长的峡谷已经不能够用丈量来形容了。
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上最深最长的峡谷。
也是藏地高原最重要的水气通道。
植被茂密, 雨水丰富。
在峡谷深处有一座小小的县城名叫墨脱。
墨脱在藏语里是:隐秘的莲花。
一早, 生活在墨脱的门巴族人东红要趁天晴赶紧下山。
最近他外出总要带上他的小儿子。
这种狭长陡峭的山坡对于父子俩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。
这片峡谷处于世界上最大的降雨带。
不下雨的时候,很多人都在这里采集一种名叫皂石的石头。
皂石质地柔软,门巴族用它来制作石锅。
东红拿着锄头在山壁上敲敲打打。
做石锅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, 东红希望小儿子继承这门手艺。
为了减轻回去路上的负担,他们就地开始制作第一道工序。
背着石头行走在悬崖峭壁, 并不是很困难。
做石锅需要相当的技巧, 下刀的力度十分重要。
锅壁要薄, 要均匀圆润。
这一切全凭巧劲和耐心。
......
用石头做锅?
胡庄一愣。
他所理解的石锅是按照正常的锅子所制作,然后涂上某种像石头一样的漆而已。
可是没想到还真的有人这样一凿一凿的把一块石墩, 挖成石锅?
......
“(藏语)你要把里面的凹凸不平也削整了,要均匀一点。”
东红看见小儿子下刀的力道不对,连忙出声道。
墨脱是华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。
运输的难题解决了, 东红的村子几乎每家都开始制作石锅。
叮叮当当的声音在墨脱随处可见。
几乎都形成了墨脱独有的声音。
一口石锅可以买一千到两千。
这是东红心中最好的事业。
这也增加了他说服儿子的底气。
“(藏语)来举起来看看, 默默看边缘是不是平整的, 再瞧一瞧, 听听有没有当当当的声音,如果有就算是成功了。”
东红拿着刻好的石锅递给儿子。
手掌的接触才能够感受几千年来的传承的秘密。
据说质地柔软的石锅一旦离开墨脱, 就会变得坚硬。
从出生那天起,门巴族人就离不开石锅了。
用它熬的汤味道醇厚,据说对骨骼和心脏有意想不到的好处。
此刻东红家正在熬制羹汤。
质地明黄的汤水, 散发着令人想要浅尝的欲望。
食欲有时候也能够穿过时空。
起码现在的胡庄就看的饿了。
东红家的这口石锅是老一辈传下来的。
据说他的爷爷曾经是墨脱最著名的石锅工匠之一。
妻子用石锅酿造了最新鲜的门巴黄酒。
这是一种用鸡爪谷和玉米混合酿造的谷酒。
它有助于治疗绵绵阴雨带来的风湿也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。
喝完谷酒的父子俩,在屋内谈话。
言语之间都是传承的味道。
最近不断有山外的餐厅来定制他的石锅。
石锅先要用马帮运到县城, 再通过公路运出墨脱。
三四匹马儿背着石锅走在山路上。
东红一路护送,时不时还能听到东红自信的笑声。
谷杗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